“应天府”是指哪里?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大天府:应天府、顺天府、承天府、奉天府。“天”即天子的意思,这些“天府”名字的由来一般是帝王的出生地、封地、发祥地等可能被认为的龙兴之地。

 

不少家谱中写着“实系南京应天府XX巷……”、“祖起江南应天府……”、“原籍南京应天府,由仕官而历……”或“……赐进士出身,官至应天府尹……”、“在诸进士中拔得头筹而任吏科给事中后升应天府尹……”等等。《魏书·地形志》:“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境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那应天府到底在哪里呢?应天府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两次,分别是北宋应天府与明朝应天府。

北宋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处,现为河南省地级市,有“豫东门户”之称。商丘历史悠久,为上古帝王频繁活动区域,是华夏先民早期中心,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两宋、金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南京应天府。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谎报“北汉引契丹入侵”,统率诸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即位后,因发迹于“宋州”(今商丘),遂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赵匡胤又曾被称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而升宋州为应天府。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又被升为南京,称南京应天府。

 

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即皇帝位,国号仍为宋,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绍兴二年(1132年)九月,南京应天府沦陷于金国人之手。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南京应天府降为归德府,是归德府设置之始。此后100多年间,在南宋与金国的对峙拉锯战中,商丘的称谓在应天府与归德府之间几次反复。

 

至元十六年,南宋少帝(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随着元朝攻占临安灭掉南宋,宋朝延续260多年的商丘“应天府南京”从此成了归德府。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归德府建制。

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8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此设棠邑,此后吴国、越国相继在这里建固城、治城、越城,距今2530年前楚灭越后在此筑金陵邑,南京金陵之名由此而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是东吴在此建都称建邺,西晋时改建邺称建康城,接着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的建康城人口超过百万,成为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隋唐大一统时期,建康城发展受到北方压抑,政区建制在唐代有长达130年降为润州的隶属县。唐朝灭亡后开启的五代十国混乱时代,南唐割据政权定都金陵并扩建城邑,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了元朝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表明自己攻占金陵是顺应天意之举。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府建为南京,并将曾作为北宋首府的开封府建为北京,为陪都。

 

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

 

永乐元年(1403年),应天府复称南京,同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建为北京。

 

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应天府降为陪都。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 

 
 
 

顺天府(今北京)

 

顺天府,明、清设于京师(今北京)之府制。

   

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将北平府改称顺天府,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

 

清代继续沿用顺天府这个名称。

 

辛亥革命后,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撤销京兆。

 

承天府(今湖北钟祥)

 

明嘉靖十年(1531)升安陆州置承天府,治钟祥县(今湖北钟祥市),属湖广布政司。承天府于清顺治三年(1646)改为安陆府。

    

承天府(今台湾台南)

 

南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1662年1月),延平郡王郑成功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后,为统辖台湾行政而置承天府于赤嵌城,取泉州佛寺承天为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下台湾,清廷废承天府,改为台湾府。

 

明奉天府(今湖南武冈

   

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南明桂王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后迁武冈,以岷王府为王宫,改武冈州为奉天府;八月,永历帝败走黔滇,武冈复为州。

 

清奉天府(今辽宁沈阳)

 

1657年,满清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1912年,清朝灭亡,该府废除。

应天府、顺天府、承天府、奉天府这些地名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各朝皇帝改名为此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政权、皇位是上承天意,是合法的,也是正统观念在政治中的体现。
来自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